随着全球对新型传染病快速响应能力的持续提升,开发灵敏、高效、便捷的病毒检测技术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近日,我院王静研究员团队联合昆士兰大学Matt Trau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基于多价纳米抗体(Multivalent Nanobody)功能化的等离子体探针(MVP),成功构建起新一代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微流控免疫检测平台,显著提升了病毒蛋白和整病毒颗粒的识别灵敏度与检测一致性。
该方法以可规模化生产的多价纳米抗体作为靶标识别配体,结合金银合金纳米盒单粒子信号放大效应,实现对SARS-CoV-2及其多种变异株的灵敏检测。研究团队进一步将MVP集成进电场驱动纳米混合微流控芯片,建立了数字SERS免疫分析平台,在病毒标志物检测中展现出优异的特异性与重现性。
在临床样本验证中,该平台对78例新冠鼻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与RT-qPCR金标准方法一致性达84.6%,AUC值为0.9063,充分验证了该技术的准确性与实用性。相比传统抗体探针,该多价纳米抗体探针不仅具有更强的抗原亲和力和结构稳定性,且生产成本更低,适合大规模应用。
本研究成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多种病毒的快速筛查与诊断提供了新路径,也为多价纳米抗体在生物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著名传感器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中科院一区TOP,IF=12.6),论文题目为"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valent nanobody-functionalized plasmonic probes in SERS sensing platforms",福建师范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王静研究员、昆士兰大学Christopher B. Howard博士与Matt Trau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王静研究员与昆士兰大学周全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及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医学研究委员会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s.2025.11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