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专家

发布者:陈希文 发布时间:2018-12-06 浏览次数:3743


(按姓氏笔画排序)

 

陈建新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福建省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光学专业做博士后研究,2008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访问。2010-201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20142015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长期从事多光子显微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主持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合作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在国内外本领域发表论文130余篇,被SCI收录90余篇次。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73, 802, 2011Surgical Endoscopy, 25, 1425, 2011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03, 183701, 2013BMC Cancer, 15, 142, 2015New Journal of Physics , 9, 2122007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61, 48-55, 2009等国际期刊上。研究成果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和福建青年科技奖。被授予福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陈荣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光学工程》专业博导,原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激光生物学报》副主编,原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副主任、福建省激光医学会主任。陈荣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光电子专业,已在福建师范大学从事科研与教学30余年,从事激光应用技术、激光医疗仪器、光纤技术、光子中医学等研究,获显著社会经济效益,近年主要涉及激光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基础与应用等研究,已主持国家与省部级重点项目15项,获国际与中国发明专利十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有10项成果分别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郭福源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65年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1985年获浙江大学激光技术与仪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浙江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完成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光学专业和无线电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成员,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员,承担光学设计与激光仪器设计、高等电磁场理论、工程光学一和信号与系统等多门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与光电子仪器设计、光纤通信器件与技术、光波导与光束传输理论及其应用等。曾主持或参与10余项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黄正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黄正博士是医学光电领域的知名学者,2014年以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方式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 (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 先进光电技术中心引进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苏州大学(原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学士和硕士、英国伦敦大学英皇学院博士,美国能源部NREL国家实验室博士后。长期致力于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出版中英文著作6部、发表英文学术论文120余篇。现任国际和欧洲光动力医学协会 (IPAEPPM) 理事、ELSEVIER国际学术期刊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副主编、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现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

 

黄志云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光学、光学工程专业硕导。2000年南京大学化学系学士毕业,2005年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毕业,2005-2006年于法国巴黎理工(Ecole PolytechniqueLULI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李步洪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福建省特殊支持人才“双百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和柏林洪堡大学高级研究学者。现兼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激光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还是学术期刊Nano Biomedicine and Engineering副主编,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Photonics & Lasers in Medicine编委,《激光生物学报》常务编委。主要从事医学光子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含国际合作研究重点项目1项和重点项目(合作)2项;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邀请报告;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3项,其中1项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获二等奖;先后获得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运盛青年科技奖、五四青年奖章和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光动力作用机制及其剂量监测。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福建师范大学光学专业和浙江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马里兰大学访问教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福建省光学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光学及成像、医学数字图象识别和物理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等研究工作,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研究课题,已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30多人。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2)、二等奖(排名2/3等)、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运盛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教师等奖励和表彰。


 

刘金清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首届学术分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民革总支副主委。长期从事DSP技术与智能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2003年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访问学者,在张钹院士指导下进行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课题的研究。他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EIISTP收录近20篇。出席国际学术会议7次。获省级教改项目1项。主编教材2部。

 

邱怡申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以来主要从事光学信息处理的研究,1996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的研究领域包括光波导理论与光纤传感技术等。承担过省科技区域重大项目和产学研重大项目以及多项企业横向项目;已独立和合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国际重要光学学术期刊Opt.Lett Opt.ExpressJ. Opt.Tech 等。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有,激光散斑和光纤电流传感技术。研究方向:1、激光在温射体中的传输规律和经过运动漫射体后的时空相干性理论,激光经多模光纤传输的本征值问题和散斑;2、围绕全光纤电流传感器(AFCS)电流灵敏度低和易受环境影响这两个商业化所遇到的技术瓶颈开展工作,尝试以普通单模光纤作为传感介质和具有环行腔结构的全光纤电流 传感器方案,采用OCR构,有效提升电流灵敏度和使电流的测量免受温度和震动影响,同时也为降低传感器成本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导。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全国医用光学和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电子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省光学学会理事。先后主持完成三十多项校企合作项目,累计到校金额超过400万元。2006年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子项目“船用现场赤潮生物流式图像检测技术”研究和样机研制,在多个海洋监测站点成功应用。2008年主持完成“神舟7号伴飞卫星相机镜头 ”研制并成功应用,为我国首次获取的在轨航天器的多角度图像保证伴飞卫星空间观测任务顺利完成。主持完成 XX飞行器监视相机光学镜头”研制,20137月成功应用在一箭三星监视相机中。主持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重大、重点项目、发改委技术联合创新专项各1项、与企业合作完成2012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两项。1984.7-2001.11福建省光学技术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01.32006.9任福建省光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完成省重大项目“特种应用电视摄像镜头产业化”。主持完成“多焦点镜头系列”研发及产业化生产,2006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完成 F1000电视跟踪镜头”、“激光反导电视瞄准系统”等军工项目研发和小批量生产。主持“Chikon”品牌四大系列电视镜头研制和产业化生产,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SCIEI收入4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四项,实用新型专利十五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省级成果奖3项(2006年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9年三等奖排名第12014年三等奖排名第4)、市级成果奖2项(1987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2014年福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2),荣获2009年度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15年福建师范大学福抗教学奖。 

 

吴庆祥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及学术带头人。曾获得英国ULSTER 大学智能系统研究方向博士学位及优秀博士论文奖,曾在英国阿尔斯特大学担任英国研究理事会学术研究员,在英国女王大学电子电气与计算机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脉冲神经网络视觉图像处理的在智能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并应用GPU的并行计算机制仿真大规模的神经网络。曾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参加中英文化交流 - - 福建师大与英国Ulster大学的科研合作项目从事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曾参与英国Ulster大学主持的欧盟跨国联合研究项目- - 多传感器特定任务自适应感知系统(简称SenseMaker project)。本人负责利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脑神经科学研究所提供的神经模型和爱尔兰三一学院提供的心理学模型建立电子脉冲神经网络模型并实现在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芯片上。在英国女王大学电子电气与计算机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员期间参加认知机器人项目IFOMIND的研究,成功地将神经网络等智能技术应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控制,该项目获得了英国机器智能奖。目前主要从事智能计算模型和智能信息处理脉冲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认知机器人数据挖掘和智能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内外科研项目19项,其中英国3中国16项。其中有:欧盟和英国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仿真视觉系统多通道并行异构神经网络的目标识别算法研究和基于智能技术的视频篡改取证技术研究、省产学重大科技项目集成视觉感知的物联网开发平台等。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发表论文共计108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2在其它国际学术刊物如《Neural Networks 和《Neurocomputing》及国际会议上共73在国内的《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自动化学报》等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共计35篇。近年内发表论文被SCI 检索17 , EI 检索 45 , ISTP 检索 40 篇。现为Data MiningKnowledge and Management 国际期刊编委,IEEE SMC IEEE ICMLC11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或技术委员会成员。担任IEEE transaction on SMC IEEE TNN10个国际学术刊物的的审稿专家。 

 

吴怡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光学工程》专业博导、博士、教育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福建省优秀教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会员、福建省电子协会理事、福建省青年科学家协会理事。长期从事无线通信技术与通信理论的研究工作,近期研究方向为移动自组织网络、车辆自组织网络、无人机通信、无线接入理论与技术等。2010.4-2011.4在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学系、2016.5-2016.8在悉尼大学电子工程系任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0余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得者(负责人、2009) 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10)、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10)、福建省三八红旗手(2010)、福建省优秀教师(2014年)及福建师范大学校“教学名师” 。编著、译著教材5部,其中一部入选“十一五”及“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吴允平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LBS行业应用研究。已主持和参与完成了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授权发明专利多件,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认可,曾获省部级科技奖多项。 

 

谢树森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光学学会会士。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工程学系,1989-1990年在美国S.B. 加州大学A.E.Profio教授领导的激光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任博士后研究员,1996年受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理学院客座教授,曾任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多次担任Photonics Asia国际会议和中国光学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1974年始,致力于新兴交叉学科《医学光子学及其技术》的研究,至今长达40多年。1986年成立中国光学学会第一届医用光学(激光医学)分科学会,任副主任委员,而后连任二、三、四届副主委。是我国“激光医学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组织光学”研究方向最早的一位开拓者,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光子学与光子技术》中“生物医学光子学”九五、十五及“十一五”发展战略的主要规划者,为我国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编著《光子技术》(科学出版社,2011),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0多项,包括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  

 

杨洪钦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光学成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近5年来,主持或承担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SCI期刊学术论文30多篇,申请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福建省自然科学技术奖2项,获第11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朱小钦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光学和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2000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2005年在厦门大学获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贝克曼激光研究所访学;2015年破格晋升为福建师范大学光学工程学科教授。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第二届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Drug Design, Development and Therapy》、《Analytical Letters》、《Scanning》等国际期刊的评审专家。长期从事非线性光谱成像技术用于临床医学诊疗和监测评估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光在生物组织中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医学建模与成像、在体成像探头的研发等。已主持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其中包括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参与1项国家计划项目(863计划)。已在《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Journal of Biophotonics》、《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1篇,其中被SCI收录51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80余次。 



友情链接:
福建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处 财务处 发展规划处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3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