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发布者:林国凯 发布时间:2015-06-24 浏览次数:8286

  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07年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理化科。1953年9月,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等教学科学研究机构中的相应专业合并组成了福建师范学院物理学系。1972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物理学系。1984年设置激光研究所,2000年设置电子信息工程系。2002年在整合和优化原物理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和激光研究所以及原校实验中心部分资源的基础上,由福建师范大学批准设置“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建制。2011年秋,福建师范大学为实现新百年的重大学科调整和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强工科建设,决定在原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的光电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办学基础上设置“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建制,并于2012年3月6日进行了授牌仪式。


 

  学院现有在职教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含正高职称教师17人(博导11人),副高职称教师33人;博士34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0人。拥有医学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专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入选者4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6人(其中运盛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省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级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入选者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百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1人。学院现聘有海外讲座教授4人、国内985大学讲座教授1人,还聘请了27位院士、专家、教授(含海外学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学院现设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网络与通信工程学系、光科学与技术学系、光电工程与仪器学系、激光与光电技术研究所、对外合作与服务事业部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机构。学院现有光学工程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入选省级国家重点学科培育计划)。拥有“福建省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2005)”、“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福建省光电传感与智能信息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等省部级创新平台。拥有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施齐全的各专业教学实验室、光电信息领域龙头企业联合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及实习基地等。2006年获批光学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授权点;2014年获批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批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光学),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批物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含光学1986、无线电物理2006);获批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等。2000年获批光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另有科学技术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光学工程领域)等专业硕士点。拥有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2014年获批开办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在省内外进行招生,与台湾元智大学联合培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等人才,优势突出,特色彰显。目前,在读博士生19人,硕士生152人、本科生1055人。


  学院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工作硕果累累。多个稳定而有特色并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科研方向正在显示其优势和实力,学院主持“973”和“863”等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省部级重点课题。2002年以来,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二和三等奖共13项,其中“人体组织光学性质研究及其在激光医学的应用”和“基于非线性光谱成像新技术的医学无损诊断基础研究”分别获得福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学院与国内外同行保持着紧密联系和友好合作,众多教师分别赴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新加坡、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学术合作研究;学院不定期邀请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和交流。

 

  学院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建设、改革和管理。各专业以及工程基础课教学师资结构合理,理工融合,优势互补,主讲教师素质好,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光电信息技术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传统,在国家级及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连年获奖。2006年以来,共计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和校长嘉奖100多项。

  


  热忱欢迎广大学子加盟我院,共创并分享美好的未来!

 

 

 

友情链接:
福建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处 财务处 发展规划处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350117)